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,主角叫石二群,他是个抢银行逃亡了16年的罪犯。靠着赃款,他养了四个老婆和十二个孩子,最后身家竟然有好几个亿。但这不是传奇股票配资证券,更不是值得夸耀的事,而是一个从贫穷到犯罪,再到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真实人生。
石二群1962年出生在河南郑州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。那个年代,农村的生活非常艰难,吃饱饭都很奢侈,哪里有钱上学。石二群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,童年时常与饥饿和寒冷为伴。他甚至没能读完小学,最多能认几个字,算是个“半文盲”。不过,他并不傻,头脑灵活,村里人总觉得他将来一定能有所成就。
长大后,石二群也没啥技术,只能做些体力活。1980年代末,看到大家都开始向城市进发,石二群也决定去郑州打工。刚开始,他什么工作都做过,搬砖、扛水泥、盖房子,累得不行,但他吃得了苦,手脚麻利,脑子灵活,渐渐地混出了点名堂。
展开剩余83%几年后,他不甘心一辈子给人打工,便开始自己做工程。他找来家乡的兄弟,开始承包活儿。他为人慷慨,工资发得准时,工人们干活也卖力,工程质量好,口碑也渐渐起来了。生意越做越大,石二群也攒了一些钱,成了个小包工头。那时他觉得自己终于熬出头了,日子有了希望。
然而,好景不长。1999年,石二群承接了一项70万的大工程,工人们都很期待,大家干完活后就能拿到丰厚的工资。结果,工程做完了,开发商却一直拖欠款项。石二群急得不行,工人等着钱回家,他自己也垫了不少资金。这时候,他去催款,开发商却推三阻四,最后干脆不理他。无奈之下,石二群借了银行的钱先发工资,自己却背上了沉重的债务。
这事把他逼得走投无路。石二群越想越愤怒,认为老实人根本没有出路,于是决定采取极端手段。他找了人搞到一把手枪,带着家伙去威胁开发商,结果开发商被吓到,立刻把欠款支付给了他。这次暴力讨债成功后,石二群心里产生了更歪的念头,开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。
1999年12月5日,石二群与几个同伙抢了郑州一家合作社银行,成功抢走了208万现金。这起案件轰动全国,抢劫手法既狠又巧。他们提前踩点,选择银行人少的时候,准备好了铁锤和枪,行动迅速,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。警方调查了半天,却没有任何线索,因为他们戴手套,没留下指纹,现场也很混乱,案情难度极大。
抢完钱,石二群和同伙分了赃款,随即逃跑。他知道自己惹了大事,不能待在郑州,于是选择了一个偏远的农村藏匿。那几年,他低调生活,小心翼翼,不敢露面,心里一直提心吊胆,生怕警察找上门来。尽管他躲得很好,但他手里的钱不小,208万的赃款让他有足够的资本撑上一段时间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石二群开始琢磨怎么用这笔钱。他赶上了房地产的好时机,2000年后,楼市火热,他用赃款买了几块地,又做起了小楼盘。尽管没有受过什么正式教育,石二群做生意却很有头脑,敢冒险,懂得钻空子,生意做得越来越大,几年下来,他的财富像滚雪球一样,最终身家达到好几亿。
有了钱之后,石二群的生活发生了变化。他在城里买了豪华别墅,养了四个老婆,生了十二个孩子。这些女人并不是合法妻子,有的只是他花钱养的情人,甚至有些是同居关系。他管孩子非常严,家里就像一个小王国,他是绝对的权威。他在外人面前装作正经商人,待人热情,出手大方,大家都夸他仗义。甚至村里修路、种树,他也会捐钱,逢年过节还会发一些礼物,大家都称他是“大好人”。
但这看似光鲜的日子,背后却全是赃款撑起来的。他的生意做得再大,根本上还是犯罪的成果。石二群深知自己是逃犯,随时可能被抓。他小心翼翼地生活,睡觉时常常不踏实,总觉得警察随时会找到他。
2015年,随着刑侦技术的进步,警方重新调查了1999年的“12·5”银行抢劫案。他们利用新的DNA技术,提取出当年铁锤上的血迹。通过比对DNA,发现了石二群的私人亲子鉴定,成功找到了他的踪迹。
2016年,警方终于锁定了石二群的身份,并在他的一处别墅里将其抓获。那时,石二群已经拥有了数亿资产,过得像个土皇帝,然而他再有钱也逃不掉。抓捕时,石二群没有太多反抗,可能他自己也知道,逃不掉了。在审讯中,石二群表示,抢银行是他一生中最蠢的决定,后悔已经没有用。
案情真相大白后,石二群的发财史也被曝光。所有他的财富、豪宅、孩子,都是靠那笔抢来的208万起家的。他后来通过房地产赚了不少,但最根本的财富依然来自于犯罪。2016年4月28日,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定石二群死刑,并没收了他的全部财产。
石二群的故事,是一个从贫困小子到亿万富豪,再到死刑犯的真实案例。虽然他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赚了不少钱,但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,最终付出了极大的代价。如果他当时踏实做工程,或许还能过上平凡的好日子。但他偏偏选择了铤而走险,最终把自己搭进去了。这件事虽然令人唏嘘,但并不值得同情。犯了法,迟早会为自己所犯的错买单。
石二群的下场,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深刻的教训:无论钱再怎么诱人,正道走得远,歪门邪道终究是走不通的。
发布于:天津市辉煌优配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